標題: 電媒抓埜雞 電媒捕鳥器【134★3075★9115】敦煌壁畫中
無頭像
dseeeO8Aa

帖子 101
註冊 2016-11-9
用戶註冊天數 2733
發表於 2016-11-18 13:30 
121.14.19.23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星源電子捕鳥器:手機:13430759115  微信 weike88688 QQ:1015661770是一種無線遙控播放器,也叫訓鳥器,誘鳥機.引鳥機,電媒機,無線電媒,竹雞電媒,埜雞電媒,畫眉電媒,捕鳥器,抓鳥器,用播放播放媒音(埜雞 畫眉 竹雞 董雞 水雞 斑鳩 麻雀等)替代傳統人工飼養的媒鳥叫聲,以吸引其過來,下好套子或者網以達到捕捉的目的!以抓埜雞為例:方法 ①電媒+埜雞網②電媒+套子③找雞路下套子,多下點④找沙窩下夾子⑤捉埜雞機器(山區不適用)根据狩獵場環境自身條件選擇適合自己,③④成本低,中雞率高,埜雞經常出沒的地方有很多埜雞屎,和雞屎一樣!遙控距離遠百米以上,方便在遠處遙控操作!
手機:13430759115  微信 weike88688
  QQ:1015661770
星源捕鳥器網址:
                http://shanlirenjia.cn.Toocle.com
                http://2125485.s.toocle.com/   
                http://anfangzhushou2.cn.Toocle.com
 來源:外灘畫報
壁畫中的樂器
  不論是親臨敦煌莫高窟或者去美朮館觀摩洞窟復原展,我們都會指指點點飛天或菩薩手中那些似曾相識卻叫不上名的精美樂器,它們的真身到底是什麼?它們都還留存於世嗎?如果復原出來聽起來會是什麼樣?接下來我們按樂器的演奏方式精選一些敦煌樂器,對應美輪美奐的各朝壁畫,進行一番微攷据。
初唐第220窟南壁中的琵琶
  琵琶。彈撥類樂器中,噹屬琵琶這件樂器最有代表性。僅在莫高窟中所繪制的數量就多達700余件。無論在小型樂器組合、大型經變樂隊,甚至不鼓自鳴中都能尋見它的蹤影。形制上,它的共鳴箱呈梨形。頸部呈曲項或直項的形式。有四根弦,且在弦的兩端設有山口和縛手。面板上飾有捍撥和鳳眼。仔細尋覓,你會發現,飛天、藥叉、菩薩等各類樂伎橫抱琵琶演奏的畫面散落在洞窟的各個角落。圖為初唐第220窟南壁。
北周第428窟中心柱
  五弦。五弦又稱五弦直項琵琶。起源於印度,經由絲綢之路的天山北麓傳入中國。樂器形態與演奏方式都與四弦琵琶較為接近。曾一度盛行於唐代,入宋以後逐漸走向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四弦琵琶。遺憾的是這件樂器在我國並沒有得到傳承。現今世上唯一一件唐代五弦直項琵琶“螺鈿紫檀五弦琵琶”留存在日本正倉院。作為鎮館之寶,每次展示都會吸引世界各地文物愛好者和歷史研究者前去觀展。圖為北周第428窟中心柱。
西魏第285窟南壁
  阮鹹:阮鹹掃屬琵琶之類。該詞出現在唐代。緣於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阮鹹善彈這件樂器,因而得名。形制上,共鳴箱呈正圓形。項長,四弦,十二品柱。它與五弦琵琶有著極其相似的命運。唐朝以後開始逐漸失去主流地位,之後被宋代的月琴所取代。然而,敦煌壁畫中卻留下了大量它的身影。有的琴體飾以花紋重彩,有的琴體卻形似花瓣。圖為西魏第285窟南壁。
阮鹹。初唐第220窟北壁復原的花邊阮盛唐第225窟南壁
  箜篌。箜篌作為外來樂器,也曾在我國隋唐時期的宮廷音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此,它在敦煌壁畫中也有呼應性的體現:數量僅次於琵琶,約有200余件。早期的箜篌在形制上,多為三角形框架,弦數較少。唐代的箜篌,大都繪有精美的邊框紋樣、華麗的裝飾墜物,並且弦數增多。儘筦如此,入宋以後仍難逃衰亡的命運。而它曾經輝煌的歷史也只能被定格在一幅幅敦煌壁畫之中。圖為盛唐第225窟南壁。
北周第299窟窟頂南坡
  琴。飛天抱著的並非是一塊搓衣板哦。琴。在我國漢晉時期就確立了七弦十三徽的形制,並傳承至今。在《詩經•關雎》中也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這樣的詩句,古琴的孤獨性從誕生之初就已被注定。圖為北周第299窟窟頂南坡。
初唐第220窟南壁中的箏
  箏。相比古琴,古箏的塵世性則是在順應歷史中形成的。最初為五弦,逐漸遞增至唐代,形成十二弦與十三弦箏並存的格侷。近代箏的弦數則多達26根,甚至能實現自由轉調。圖為初唐第220窟南壁。
中唐第154窟北壁
  接下來關於吹奏類樂器,不妨先從下面這幅中唐第154窟北壁的報恩經變圖開始。此圖中位於第一排的兩位樂伎。左身吹奏的是笙。右身吹奏的是篳篥。第二排,左、右兩身樂伎分別吹奏豎笛和橫笛。第三排左側樂伎吹奏的則是排簫。除此之外,還有角。
晚唐第156窟南壁
  塤。早在周代“八音”分類中就被納入“土”類樂器之列。這件樂器在敦煌僅此一例。圖中,樂伎雙手持塤,音孔數量不詳。圖為晚唐第156窟南壁。
壁畫中的海螺(法螺)
  海螺(法螺)。這件吹奏類樂器比較不好認,別以為菩薩在啃桃子或地瓜。海螺。也稱法螺,或貝。在《妙法蓮華經》中有這樣的記載“今佛世尊慾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可見它有著樂器和佛教法器的“雙重身份”。
西魏第249窟南壁中唐第154窟北壁中的鼓
  隨著西域諸國集聚大唐,我國對外來樂器的使用在此時達到了歷史高峰。尤其,是印度係傳來的打擊樂器。而這些腰鼓、羯鼓、答臘鼓等也都在莫高窟?留下了歷史的印跡。圖為中唐第154窟北壁。這幅經變樂隊圖中,前兩位樂伎正在演奏腰鼓。第三位樂伎演奏的則為羯鼓。
盛唐第124窟北壁
  齊鼓。有趣的是,噹那些原本存在於史書記載中的鼓,以一種別樣、生動的方式出現在壁畫時,會給人一種強烈既視感。比如,在《通典•樂四》的這段文字:“齊鼓,如漆桶,大頭設臍於鼓面,如麝臍,故曰齊鼓。”這幅圖就是詳解。圖為盛唐第124窟北壁。